國內最大鞋材市場欲打造國際鞋材城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發布時間:2018-11-23 11:40
- 訪問量:
國內最大鞋材市場欲打造國際鞋材城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發布時間:2018-11-23 11:40
- 訪問量:
經過30多年的發展,溫嶺橫峰鞋材市場已形成以鞋材為特色經濟的產業集群,成為當地行業發展的中流砥柱,同時帶動了上下游化工、橡膠、塑料、金屬、機械及設備等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,一舉成為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鞋材市場。
小鞋材成就大鞋業,夯實基礎壯大財富新城
橫峰鞋材市場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,開始只有幾家鞋材商鋪,品種少而不精。生產以模仿為主,技術、設備都比較落后,產品基本為本地手工作坊配套。
到上世紀80年代末,一批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,投入技改資金,擴大生產規模,產業進入擴張期。
1995年至今,溫嶺鞋業進入成長期,逐步形成了以澤國鎮、橫峰街道、城北街道為中心,并輻射周邊鄉鎮的產、供、銷完整產業集群。橫峰鞋材產業規模不斷擴大,產品檔次不斷提高,工藝技術不斷改進,營銷網絡不斷拓展,形成了以民營企業為主體,專業化分工、社會化協作為特征的具有區域規模經濟的發展格局,成為溫嶺市最具競爭力的傳統優勢產業之一。
特別是近10年來,橫峰鞋材商戶迅速發展到3000多家,其中經營皮革企業有800多家,鞋花裝飾品店1000多家,鞋底(大底、中底、墊腳)生產企業600多家。
走進橫峰村,以該村為中心的5平方公里內,各類鞋材企業星羅棋布,從業人員達4萬多人。2011年,橫峰鞋材創產值130多億元。去年12月6日,中國皮革協會制鞋辦公室主任衛亞菲在考察橫峰鞋材市場后認為:橫峰鞋材市場規模這么大,品種這么全,是全國少有的。
鞋老板們有這樣一個共識:產業越大,產業鏈越長,身處其中的企業生存能力也越強。產、供、銷,每一條線上都有企業,即便是面對金融危機,溫嶺鞋企抱團存活的幾率就大。
有這樣一組數據可以佐證:2011年度溫嶺6004家大小鞋企的總產量達12億雙,被譽為“天下之履,十有其一”。其中產值2000萬元企業超過200家,產值上億元的有13家,鞋業從業人員達到23.45萬人,產值達到了279億元。
近年來,溫嶺鞋業在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上卓有成效,特別是自引進流水線膠粘鞋以來,溫嶺鞋業的生產工藝和用料不斷革新。
橫峰之所以能成為全國著名的鞋產業基地之一,不僅緣于它完整的鞋產業鏈,也緣于它有成品鞋品牌,更有中間鞋材品牌。從事30年鞋底生產的“鑫泰”可謂鞋底生產的典型代表之一,具備橡膠鞋底、PVC、EVR、TR大底、田徑鞋底以及單車TPU鞋底等產品的完整產業鏈。
2007年8月,中國輕工工藝進出口協會授予溫嶺“中國鞋類出口基地”稱號;
2008年3月,中國皮革協會命名溫嶺為“中國鞋業名城”。
橫峰鞋材遍全球,生產一雙鞋所需“零件”應有盡有
歷經30多年,溫嶺制鞋業產業集聚初具形態,產品從過去的注塑鞋為主,發展到運動鞋、冷粘鞋、童鞋等十大類上千個系列產品。
鞋企的壯大帶動了上下游多個行業。在橫峰街道橫峰村呈“井”字形的4條大街上,遍布1500多家鞋材店鋪,其中齊江路為鞋花一條街,步云路為皮革一條街。在這里,大至制鞋的機械設備,小到鞋釘鞋扣,制鞋業需要的材料數不勝數。皮革、網布、鞋底、輔料、復合……不管按照國內標準還是國際標準,生產一雙鞋所需要的每一個“零件”都能在橫峰這個自發形成的專業鞋材市場中找到。
據不完全統計,橫峰整個鞋材市場吸引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鞋材客商入市經營,日人流量達到8000多人。正是扎實的配套基礎,形成了溫嶺鞋業完整的產業鏈,讓溫嶺鞋業能夠始終保持低成本競爭優勢。
橫峰處于“金三角”位置,城北街道、城東街道、澤國鎮、溫嶠鎮境內所有制鞋企業,只要一個電話,都能將他們所需的鞋材在20分鐘內送貨上門。據了解,全市6000家鞋企有90%以上向橫峰市場采購鞋材。寶利特、浙諾爾鞋業等著名企業大部分鞋材也從橫峰市場上購買。其中浙諾爾已是沃爾瑪、歐尚等8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直接供貨商。
與福建晉江、廣州東莞一樣,溫嶺是中國鞋主要生產基地之一,不過,前者以大中型鞋企為主,而溫嶺的鞋業則小微企業居多。
然而,橫峰鞋材市場除供應我市6000多家制鞋企業外,還吸引了廣東、福建、山東、河南、重慶、河北、湖南等地以及海外的鞋企采購商。據不完全統計,橫峰境內有橫峰康洋物流中心等各類大小物流公司300多家,站點遍布全國各地,運往烏魯木齊的貨物也能在2天。
——本信息真實性未經中國鞋材網證實,僅供您參考
上一個:
阿里巴巴攜手石獅鞋服打造產業帶專區
下一個:
五金紐扣的相關要點
上一個:
阿里巴巴攜手石獅鞋服打造產業帶專區
下一個:
五金紐扣的相關要點
推薦新聞
搜索